“五味”的自然属性及与“五行”的关系,奉送常用中药300种精美图谱 世界今热点
《黄帝内经》认为土生甘、水生咸、金生辛、木生酸、火生苦,其与五
2023-07-04【资料图】
《黄帝内经》认为土生甘、水生咸、金生辛、木生酸、火生苦,其与五脏的关系是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古人多单纯从“五材”的物质基础阐述,土味甘、水味咸、金味辛、木味酸、火味苦。最早注《尚书》的孔安国认为:咸是“水卤所生”,苦是“焦苦之味”,酸是“木实之性”,辛是“金之气”,甘是“生于百谷”。唐·孔颍达进一步注疏,引《正义》云:“水性本甘,久浸其地,变而为卤,卤味乃咸;火性炎上,焚物则焦,焦是苦气;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其后的注释多以此为据。然而土生五味,何以独取甘?草木之味,酸苦甘辛皆有,何以独取酸?水可淡至无味,为何取卤味之咸?炭味焦苦,非火之味也。
关于五味与五行的比类归属问题也容易产生疑问。《素问·脏气法时论》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后世又有“辛开苦降”的说法。对五行和五味属性做一下比较,可发现:辛味之发散、升发与金之收敛矛盾,苦味之降敛与火之炎上相悖,酸性之收敛与木之疏泄相反。这种归属引人疑惑,也引起许多同道的思考和重新归类的尝试。
“形而上者之谓道”,五行早已脱离了古代五材的元素学说,否则不能统括宇宙万物。五行又称五运,含有运行之意。《尚书·洪范》所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据此,凡具有寒凉、趋下、滋润、闭藏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具有炎上、温热、明亮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具有伸展、曲直、易动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具有收敛、肃杀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具有载物、生化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因此,五行是指宇宙间气的五种运动方式。经曰:“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古贤看待宇宙与人始终是整体的、运动的观点,所以历代著名医家无不注重气机。《内经》所强调的气机之升降出入,加上平衡生化的状态,即是对五行的解说。
孔安国、孔颍达等从五材学说解释五味性能,自相矛盾,反而越说越惑。对五味的理解应从五行入手,而阴阳五行互不可分,五行之中,亦分阴阳,有对立之义。气为阳,味为阴;阳化气,阴成形;阴为体,阳为用。
“天食人以六气”,天为阳,阳者助其功用,故风、热、湿、燥、寒与木、火、土、金、水之五行运动一一对应;五志怒伤肝、恐伤肾、悲伤肺、思伤脾、喜伤心,五志与五行是运动趋势也是一致的。四时之生、长、化、收、藏亦然。
“地食人以五味”,味属阴,阴为体,为阳的收藏状态,成形质;故理论上应与五行之运动属性相反。我们可以做如下探讨:如果抛开对五味与五行的固定归属,以相克的顺序配伍,则得到辛散属火、酸收属金、甘缓属木、苦坚应水、咸软属土。据《五常政大论》,辛散走窜与火之升明、蕃茂相符,故叶天士言“辛胜即是汗药”;酸收与金之收引、审平相符;甘缓舒和与木之启陈、敷和相符,此三者易明。至于苦味性降敛,与水性封藏、静顺相符,味为阴,阴成形,故曰苦能坚(动词);土曰备化、广化,生化万物,几乎可埋藏腐烂一切有形坚硬之物,故曰软坚,与咸相类;诸多中药如牡蛎、瓦楞子、芒硝等咸寒软坚之品,皆土石之类也。故单从五材(属阴之物质)而言,火味辛、金味酸、木味甘、水味苦、土味咸,方符合五味自然属性的规律,而古代的解释有牵强附会之弊;从“阴为体,阳为用”的阴阳角度而言,五味比类于五行则与现行归属一致。如此可比较完善解释五味与五行之间归属的理解难点,也可进一步对五味功用的理解。
近代医家唐容川明确指出,西洋医学始知尚形迹而略气化,凡五运六气之神妙,西医概未能晓。古人在这个问题的解释和理解上的确难以服众。有些同道受西方思维的影响过重,陷进了不知气化的“唯物质论”的泥潭而轻议古人,造成了理解上的偏差。《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将中药五味归属于五行,其配伍关系为味辛属木、味咸属火、味甘属土、味酸属金、味苦属水。有学者认为这种配伍按照推演络绎法进行五味的五行配属更能反映药味的功效作用,能较好地解释临床用药的一些规律,对指导临床用药有较高的价值。笔者认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配伍方案可能是五行学说发展过程中不成熟的一种阶段,忽略了五行又分阴阳及中药有气、味之分,故临床并未得到进一步推广和流传。
因此,笔者认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及辛开苦降是五味性能的正确阐述,也是古贤经验的总结。单从属性而言,火味辛、金味酸、木味甘、水味苦、土味咸,与一般认识完全相反;但味属阴,故现行的比类归属与之相反。(孙成力 高建东 何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