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路,地处南岸区龙门浩街道内,全长800余米,是连接南滨路、大南山风景区、马鞍山片区、龙门浩老街的交通要道。前段时间,通过实施旧改项目,龙门路区域已焕然一新。

8月8日,重庆晚报记者来到龙门路探访发现,这里中西风情兼具,充满了人文烟火气息,而最迷人的,当属龙门路的夜色。


(相关资料图)

▲龙门浩老街的夜色 覃安松 摄

龙门路的夏日,街道是忙碌的,人忙着走、车忙着开、游客忙着观赏、商家忙着揽客。天气很热,游客们不由自主地走进有空调的铺子里面。

商铺沿着倾斜的街道,从底下延伸到顶上。虽是老街,却是中西结合,“青砖黛瓦”的前世记忆与“华灯异彩”的现代元素深度融合——Nen Café、回流咖啡店、Sunset落日餐酒吧、小悟循环书店,这些是西式的欧陆风情;索道火锅馆、索道家常菜馆以及夹在其中的传统小理发店,这些充满巴渝历史特色。

“聚集年轻人的文创街区” 图据小红书博主“路西的游乐场”

中西的交融,在这里变得如此合理——当游客从精致的咖啡厅出来后,便可顺路踏入川菜馆子。道路旁的卡通兔子雕塑、彩色的涂鸦、葫芦兄弟绘画都是这条街年轻的“闹腾”,吸引着游客拍照打卡,坐在“瓶盖”的座椅上,倚在鲜香的花门旁,留下时尚潮流的印记。

坐在屋顶上的兔子

华灯初上,凉风渐拂,整个龙门路渐渐被灯火点亮,餐馆、小吃摊前人头攒动。

远处长江与来福士的光彩,与近处街边霓虹灯光辉映交错。来自安徽的游客芦先生今年20岁,他和大学同学一起结伴来到重庆旅游,他说在龙门路,自己彻底被重庆的夜色迷住。

▲路边的文化墙栩栩如生 图据小红书博主“路西的游乐场”

此时,高悬的长江索道从对岸驶来,它是龙门路游客眼中的风景。但不知车厢里乘客望见龙门路的游客,还有明亮的兔子、弯月灯箱时,是否也不由自主地拍起这段美景?

游客在街边休息

艺术解密

龙门路的背后有哪些设计秘密?记者采访了龙门路主设计人、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专业教师王松。

记者:请问龙门路的整体设计思路是什么?

王松:最初的理念是设计一个“聚集年轻人的文创街区”,我在实地考察了老街道后,根据斜坡地形和经济模式,联想到了香港的兰桂坊商业区,发觉其西式风格十分符合本地的艺术商业发展,于是将它运用到了龙门路的设计里。

记者:设计时参与人员有哪些,又筹备了多久呢?

王松:设计参与人员是我们川美的“老中青”三代人,我作为专业教师,带领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以及还在读书的学生,一同完成这项设计。设计期间是很累的,要考察地形地貌、与居民们交流、去南岸档案馆获取资料、提取处理反馈见解,花了六个月的时间才最终敲定。

记者:龙门路如今已是知名“打卡点”,您觉得最佳游玩观赏时间是?

王松:如果仅仅是龙门路的话,我觉得晚上最好,因为光影视觉效果、气候以及我们设计的艺术灯箱等,会在夜间呈现最好效果。但是整个龙门浩景区都值得一看,可以白天逛逛龙门浩其它景点,晚上再来龙门路游览夜色。

记者:您觉得龙门路的设计里,最值得自己骄傲的地方是?

王松:两个点吧,一是把苏东坡取名龙门浩与“龙门晧月”历史典故用现代艺术手法表现出来,将其行草书法再现于牌匾上,搭建起古今的文化桥梁;二是打造了“龙门号”船仓式商铺,提取出“船”的元素,艺术与商业结合,既提升了当地的艺术表现力,也创造了商业经济价值。

打卡贴士

乘坐轨道交通环线/6号线至上新街站,从2号出入口步行几分钟即可到达。重庆晚报-厢遇首席记者 王薇 实习生 肖叶竹 易萌萌 摄影报道


编辑:戴林

校审:吕文霁

总值班:严一格


上一篇:广州白云·趣旅水乐园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