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8月2日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相比2019年试点上线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此次征求意见稿最大亮点是,拟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名称变化的背后,是更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和对用户体验的重视提升。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未成年网民的比例正变得越来越高。如何引导他们健康使用互联网,预防和干预网络沉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虽说近几年实行的“青少年模式”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管用、好用的目标仍有一定距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等部门在2022年末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有91.6%的家长知道“青少年模式”,但设置过此模式的未成年人和家长不到五成,其中有四成家长认为效果不够明显、使用体验欠佳。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无非“堵”与“疏”二策。“堵”主要体现在时段和时长、浏览内容等方面的限制;“疏”则是将适宜的内容提供给孩子,助其健康成长。

相较于带有“救急”“赶制”性质的“青少年模式”,新版“未成年人模式”在疏堵结合上面,颗粒度无疑更细。比如将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件联动,同时方便用户“一键进入”;通过“分龄模式”等进一步强化了互联网内容、服务之于特定年龄段用户的适配性。这些设计都有望提高家长们启用的意愿。

如果说“堵”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那么“疏”更需要多方合力,特别是破解健康度与吸引力的矛盾。不少家长吐槽,一些网络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中,内容贫乏单一,有的只能看到“小猪佩奇”“宝宝巴士”等低龄化卡通片,甚至被人戏称为“幼儿园模式”。

避免“一刀切”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算法帮助平台进行分龄推荐,但想要“未成年人模式”更加吸引人,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从保护转向发展。要让学术机构、出版社、学者教师等更多优质创作者加入未成年人内容池的生产,提供更多健康有趣的内容,让互联网成为孩子们“学知识、观世界”的窗口。只有提高了家长和孩子们的获得感,愿用爱用,“保护模式”也才有用武之地。

说到底,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模式”,不但要“能用”,还要“好用”,只有好用才能用好。

当然,探寻“未成年人模式”最优解,不是平台一家之事,提高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时间管理和信息辨别能力,学校、家长、社会都不应缺位,而是应该提供指导、做好榜样、更多陪伴。

原标题:《“未成年人模式”来了 好用才能用好》

上一篇:老婆管教孩子太严厉(老婆要管教)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推荐阅读

更多